最後更新時間: 2025 年 08 月 30 日
每天的工作,就是把問題煉成答案!

每當跟新認識的朋友說起我目前擔任化學品的研發工程師時,他們總會好奇:「這個工作是在做什麼?」或許很多人以為研發就是整天在實驗室裡做研究,跟在學校做實驗應該差不多吧。但其實,兩者在腳色定位上與所需考量的面向差異蠻大的。
學校v.s.產業
在學校,做實驗主要為了探索未知領域跟驗證其合理性,就算實驗失敗也不會有太大的成本壓力,重點是從中驗證或是學習到哪些新的知識。如果經費充足,買再貴的材料驗證都是可以的,但通常也會被要求有論文產出。
在產業,我所在的部門偏向既有產品的新應用或新製程研究。很多時候,我的工作更像一名「問題解決者」:
1. 協助現場解決各種突發問題,例如:
- 原本白色的產品,怎麼突然變粉紅色
- 換了一批材料後,成品出問題,原因在哪
2. 幫客戶排除使用產品的疑難雜症,例如:
- 產品過往使用都沒問題,這批卻出現 A、B、C 問題,該如何說明
- 產品要搭配什麼溶劑使用,某個領域適合嗎?
此外,還需要依客戶需求執行既有產品優化實驗,設計實驗時要考慮:這個方案能滿足需求嗎?哪個方案效率最高、成本最低?否則可能會被現場主管否決。
工作帶來的改變
長期下來,我發現這份工作訓練了我拆解問題、分析數據與驗證假設的能力,也養成了勇於嘗試的精神。這些思維不只在工作上有用,也延伸到生活裡:走在路上,我會觀察生活周遭的小細節,看看有哪裡與以往不同;做事時嘗試不同方法,甚至小實驗驗證網路流傳的生活技巧是否真的好用。
慢慢地,我把這種隨手可做的思考與實驗,當作自己的 生活煉金術——把學到的技能與思維轉化成日常的小樂趣,讓生活多了不少有趣的發現。那你呢?你有屬於自己的 生活煉金術 嗎?